Published on 01 Oct 2022

第七届南洋华文文学奖 2022年 — 获奖作家希尼尔

获奖作家希尼尔

本院主办的第七届南洋华文文学奖成绩已经公布,评审团把本届奖项颁予新加坡作家希尼尔。

提名人林高先生在推荐表中对希尼尔文学创作成就的简述如下:

希尼尔文学创作成就简述

希尼尔,原名谢惠平 (Chia Hwee Pheng),祖籍广东揭阳,1957年出生于新加坡加冷河畔。1988年加入新加坡作家协会,1996年加入执行理事会,是作协的活跃份子。2000-2003年担任作协副会长,2004-2015年当选为会长。2016年卸任,并受委为荣誉会长。

希尼尔除了在国内致力于推动各项文学活动,也代表作协到世界各地出席会议与座谈会,如1998年在台北举行的“第3届世界华文作家会议”,1999 至2018年分别在吉隆坡、马尼拉、万隆、文莱、上海、香港、曼谷、雅加达等地举行的“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讨会”。2004年起至今担任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的副会长。

希尼尔曾是国家艺术理事会“作家培训计划”的导师之一,以及南洋理工大学主办的“文坛新秀”的导师。曾担任多项华文文学创作比赛与奖项的评审(其中包括国家文化奖、东南亚文学奖、方修文学奖、南洋华文文学奖、马来西亚的“花踪奖”等)。自2005年起,希尼尔是教育部“推广华文学习委员会”的副组长,协助在学校推行“驻校作家”计划,培训学生的华文写作兴趣与能力。

希尼尔18岁开始文学创作,1976年起在《新明日报》版发表文章。在近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里,出版了13本个人集子(1本散文集,9本微型小说/闪小说集,3本新诗集),两度获得全国书籍发展理事会(NBDCS)颁发的最佳“书籍奖”(小说与新诗),两度获得金狮奖首奖(小说与新诗);2008年《希尼尔小说》获颁“新加坡文学奖”。微型小说集《丹那美拉的潮声》入选《联合早报》书选2021年10大好书。

2022年第七届南洋华文文学奖

2008年希尼尔荣获由新加坡共和国总统颁发的国家文化奖,2009年获得泰国王室颁发的东南亚文学奖。2014年获得由汕头大学颁发的国际潮人文学奖,2015年获颁小小说金麻雀奖,连续3届获得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双年奖(2014,2016,2018)。2018年获颁“世界华文微型小说40年贡献奖”,并获选为2021年“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十大新闻人物”之一。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新马华文文学》课程中,希尼尔列为选修作家之一,一些海内外大学的学生毕业论文也以希尼尔的作品作为研究的论题,中文系荣誉班的翻译课程以其作品为英译的课题。从2006年起,希尼尔的微型小说入选教育部中学课程《华文文学。此外,希尼尔的微型小说及新诗也分别收入初级学院的《华文》及中学的《高级华文》课本。

2005年由国家图书馆及近30个团体首次联办的全民阅读活动“读吧!新加坡”,希尼尔的《希尼尔微型小说》是四种官方语文图书的指定读本之一。主办单位的评语是:“纵观作者25年来的创作历程,可以看到他的作品紧扣生活,读完选集,仿佛读了岛国过去25年的简史。作者是一个胸怀人类福祉,心系岛国命运的现实主义大师”。

马来西亚南方大学学院资深副院长王润华教授说:“希尼尔的小说,就像他的诗,是表现新加坡的土地与文化传统在急速变化中,新加坡人所遭受到连根拔起的困境。……当中语言与情节结构所形成的小说世界是如此繁复与迷人。从这部小说,可看出作者如何完整、有深度的表现新加坡土地的变迁,历史文化传统的考验,以及广大人民的内心困境。”(《〈华人传统〉被英文老师没收以后——希尼尔微型小说试探》,1992年)

美国哈佛大学东亚语言及文明系王德威教授阐述“希尼尔试图重新思考新加坡华人经验。他以‘浮城’喻指新加坡,对华人常以‘孤岛遗民’称之。在新加坡‘国家叙事’的语境里,这是充满吊诡的称呼。……所谓‘孤岛遗民’因此暗指族群记忆的星散,时不我予的感伤。面对华族所来之处的唐山大陆,与其说希尼尔的感触来自政治正统的离散,不如说是来自在地华族文化自身信念的犹疑,与实践方式的薄弱。这是任何移民文化的两难。除此,新加坡……如何在中介位置之上,厚植文化实力,一方面避免岛国孤居姿态,一方面摆脱全球化、过境化的陷阱,是希尼尔忧虑的问题。他其实延伸传统中国文人的忧患意识。”(《华语语系的人文视野与新加坡经验:十个关键词》,2012年)

中国文学评论家刘海涛教授说“希尼尔的微型小说形象一贯有出新、变形、怪诞的成分,在他的微型小说创作中不断地超出常规,不断地换用一些人们意料外的应用文体和非常规的叙述材料,机智、巧妙地传达出这些深层的人生意识。于是,希尼尔的创作目的实现——通过一些超常规的微型小说创作实践,实现了微型小说对现实生活和艺术文本的新奇化处理。”(《希尼尔的非常文体与机智创意:小小说读写》,2013年)

中国中山大学中文系朱崇科教授说“希尼尔以新加坡制造反思制造新加坡中的种种问题:在回顾传统时,他既批评对乡土/传统的巨大破坏,又以后殖民日本为例反思岛人的善于遗忘历史;在直面当下时,他着重呈现其间的孤岛属性,批判工具性现代化,也刻画平面新加坡人的文化特征;而在窥视未来时,他一方面强调双重原乡,但另一方面亦强调要立足更新后的本土。他的忧患意识和强化中华性建议无疑是正确的指向与文学践行。”(《从新加坡制造反思制造新加坡:希尼尔论》,2018 年)

 

希尼尔对文学/文坛的独特贡献

- 希尼尔于2000-2003年担任作协的副会长,2004至2015年连续12年当选为会长,继承前两任会长黄孟文博士及王润华教授的重任,以民间的力量,推动与提升本地华文文学的发展,并把新加坡华文文学推向海外的大中华地区。2018年在现任会长林得楠的持续耕耘下,新加坡作家协会荣获由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颁发的第二届华族文化贡献奖(团体奖)。
- 希尼尔自1999开始的20余年期间,积极出席在吉隆坡、马尼拉、万隆、文莱、上海、香港、曼谷、雅加达等地举行的“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讨会”。2004年起至今担任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的副会长,并且将新加坡的微型小说展现给世界各地的学者与读者。除了自身的创作连续3届获得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双年奖(2014,2016,2018),2018年获颁“世界华文微型小说40年贡献奖”,他也获选为2021年“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十大新闻人物”之一。
- 希尼尔是新加坡教育部推广华文学习委员会写作组的副组长,自2006年起,写作组主催的“驻校作家”计划,把作家带进校园,推动校园的文学写作风气。每年出版一册优秀学生作品集,由希尼尔及蔡志礼主编。至今共出版了15册的作品集。

- 由2000年起,希尼尔为东南亚历史最优久的文学期刊之一:《新华文学》进行改革,他负起总编辑(2004-2016年)的工作。在他的策划下,每期的出版都能以崭新的姿态出现,以不同的主题/专辑呈现刊物的多面性,使《新华文学》获得海内外作家及学者的推崇。

- 希尼尔过去30余年参与了多项文学选集/刊物的编辑工作,为新加坡华文文学留下一些供后人参考的文学遗产,如:
1. 《五月诗刊》执行编辑(1989–1991)
2. 《微型小说季刊》编辑(1996–1997)
3. 《五月情诗选》主编 (1998)
4. 《城市的呼吸》(新加坡与上海作家作品选)编辑(2001)
5. 《跨世纪微型小说选》编辑(2003)
6. 《新加坡建国50周年50诗人选》(四种语文源流诗人作品选集)编辑(2009)
7. 《新加坡当代华文文学作品选·小说卷》主编(2010)
8. 《亚细安现代华文文学作品选》(全套共9卷)编辑(2013)
9. 《星空依然闪烁·新加坡闪小说选》主编(2013)
10. 《2017年文字现象》——联合早报《文艺城》文选主编(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