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中华语言文化中心概况

简介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于1991年正式成立,其前身即于1953年创办的南洋大学。两者一脉相承,拥有共同的校园。南洋理工大学为了赓续南洋大学的创校精神,也为了推动中文与中华文化的学习和研究,于1994年4月设立了中华语言文化中心。

本中心成立的最初十年,为大学提供与中文有关的教学服务,开设了语言类、文学类、文化经济类和历史民族类约五十种的选修课程。2000年增设中文副修,课程涵盖政治、社会、历史、哲学、语言和文学等领域。1997年开始招收研究生,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本中心提供的课程以及研究生钻研的课题,在本区域或本土色彩方面着墨不少。

本中心重视研究与出版。除了中国的语言、文学和文化外,创设时的构想便是注重本地或本地区现代华族的语言、文学、文化、社会和历史等的研究,分成东南亚华语与方言、东南亚华文文学和东南亚华族历史与民俗等几大范围;并包括与新加坡语言和社会等有关的课题,准备之后再扩大到东南亚、以至于世界性的研究。

南洋理工大学为了朝向全方位发展,丰富学校的人文氛围,于2003年9月创立了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而中文系成为南大人文领域的旗舰学系。自此,本中心原有的教学工作全部转交中文系负责。中心专注于研究项目,与中文系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

今后,中华语言文化中心将会继续本土和中国的有关研究,不过南洋色彩是我们的特色,也是我们特有的责任。

学术活动

在过去二十余年里,本中心成功地展开多个研究项目,举办多类学术活动如国际会议、公开演讲、学术讲座和工作坊等,出版多种学术著作和学报。另外,本中心还定期举办内部学术研讨会,加强学术交流,使来访学者、研究员、老师和研究生受益。

宗旨

  • 极力促进、协调和鼓励对中华语言和文化等进行专门研究和跨学科的研究,其范围包括华人社会和中国。

  • 为国际和本地学者提供互动平台,以促进各学科间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学术思想的相互交流。

  • 举办一系列的学术活动,如:国际学术会议、“陈六使中华语言文化教授基金”公开演讲、公众论坛以及专题研讨会等。

  • 编辑出版相关学术著作和学报。

中心主要研究方向

  • 中华传统与文化

  • 华族语言与方言

  • 华文文学

  • 华人移民与网络:本土与全球问题

  • 东南亚华人教育

中心出版的主要学术书刊

一、《南洋人文丛书》了解更多

《南洋人文丛书》于2006年推出,现有四个不同的系列,即:“华人研究”系列,“文学与文化研究”系列,“南洋大学历史研究”系列,以及“国家疆界与文化图像”系列。到目前为止,已在该丛书下出版19本专著。其中4本属于“华人研究”系列,4本属于“文学与文化研究”系列,6本属于“南洋大学历史研究”系列,5本属于“国家疆界与文化图像”系列,这些作品都经过严格的评审。


二、《南大语言文化丛书》了解更多

《南大语言文化丛书》包括中华语言与文化、中华传统文学和民间传说、中华文学等学术专著或文集。其中大部分作者是来自海内外的学者,他们以研究员身份,或独立研究,或与中心合作研究,并将成果出版成书。从1994年至今,总共有23册来自不同研究项目的学术专著以《南大语言文化丛书》的形式出版。


三、《“陈六使中华语言文化教授基金”公开演讲系列》

自2007年以来,中华语言文化中心先后邀请到中国北京大学的陈平原教授、台湾政治大学的金观涛教授、中国清华大学的汪晖教授、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周敏教授、美国哈佛大学的王德威教授、美国哈佛大学的欧立德教授、美国哈佛大学的宋怡明教授、美国耶鲁大学的石静远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刘禾教授以及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阎云翔教授,举办一系列“陈六使中华语言文化教授基金”专题演讲。中心请这些著名学者对其演讲内容进行修订,分集出版,编入《陈六使中华语言文化教授基金公开演讲系列》,希望以此让更多人受惠,分享他们的研究心得。


四、《华人研究国际学报》了解更多

自2009年以来,中华语言文化中心与三个国际研究机构和出版社联合出版名为《华人研究国际学报》的学术期刊(一年两期)。这些联合出版机构分别是:英国诺丁汉大学华人移民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移民与海外华人研究中心和世界科技出版公司八方文化创作室。《华人研究国际学报》创刊号于2009年推出。


五、《南大语言文化学报》

《南大语言文化学报》是国际性学术刊物,所刊载的文章均由国际知名学者以匿名方式审定。该刊物自1996年推出以来发行了7卷 (14期)。该刊物于2013年停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