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研究系列之一

错综于市场、社会与国家之间:东亚口岸城市的华商与亚洲区域网络

Surfing the Interfaces of Market, Society and the States: Chinese Merchants in East Asian Coastal Cities and the Making of Business Networks
廖赤阳、刘宏 主编
LIAO Chiyang, LIU Hong (eds.)
出版机构:
新加坡:
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
八方文化创作室
定价S$26
页数:284页
出版年月:2008年5月
Icon_Barcode
国际书号:978-981-4139-92-2

错综于市场、社会与国家之间

本书是由廖赤阳、刘宏、滨下武志等12位作者共同撰写。序言和第一部分强调理性探讨,第二部分讨论了清末至1949年期间在华南、台湾和东南亚发生的事件,重点揭示华商网络的历史特征,第三部分则讨论了自1980年代以来在全球化背景下,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等地的情况。将网络和国家视为两个流动性范畴,是本书的一个尝试,这一视角或能够让我们对二十世纪的华人研究范式进行批判性的反思。

序章
网络、认同与东亚地域秩序:反思二十世纪华侨华人研究
1
廖赤阳、刘宏
问题与视角
作为区域经济成长和危机的网络:侨汇及其金融网
37
滨下武志
世界华商的“彩虹型”网络与认同
51
陈天玺
华人网络的理念与实践:兼析晋江籍华人跨国网络之建构
75
任那、刘宏
持续与演变
清末厦门贸易结构的变动与华商网络
107
村上卫
台湾与印尼之间的福建商网:郭春秧与台湾包种茶贸易
135
释明瑛
华人商业网络与国家控制:以1927-1949年汕头侨批经营为例
157
陈丽园
个案与比较
故乡、国家、市场:新马和香港番禺会馆的功能演变
189
游俊豪
宗族资源与台商在大陆之运作:以厦门洪氏企业为研究个案
211
曾玲
长崎商贸网络与新族群性:地方主导中的传统创造
233
廖赤阳、王维
中医的全球化:华人网络中的“近代性”与“民族性”
257
帆刈浩之
作者简介
277
后记
283